我与共和国60年:从凭票到刷卡
文章出处://wmjiuwei.com 作者:夏志琼 人气: 发表时间:2009年10月04日
我1986年毕业时,🧸分配到一家食品公司业务科工作,当时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居民发放肉票。大家对一张肉票的渴望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现在,翻开自己压箱底的各种各样票证,几张发黄的肉票,还会让我想起过去的那个年代。那时,商品供应靠计划分配,不能随心所欲。各类票证五花八门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粮票、肉票、布票、油票、煤票、烟票……就连买糖果、火柴、肥皂也要凭票,凭票购物渐渐成了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的一种无奈。1972年大姐要结🐽婚,置办嫁妆时父母就犯了难,因为൩做新衣服、新被子和褥子都需要用布票、棉花票,一家人的布票、棉花票根本就不够为大姐置办嫁妆用的,最后父母只好向亲戚朋友去借“票”,之后我们全家人省吃俭用了好几个月才还上人家的“票”。
八十年代以后,商品逐渐ಞ多了,票证就越来越少了,先是取消了供应券、副食本,到1992年,家家户户珍惜的粮票也🎃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在,在原来装着票证的钱包里,装的是难以离开的银行卡。
如今我手上就有5张银行卡,工行、中行、建行、农行的都有,什么储蓄卡、贷记卡、借记卡样样齐全,也各有用处。平时我和很多人一样,上街购物、请客吃饭ꦑ都刷上了信用卡。2007年孩子考上了西南财经大学,我和妻子一起去送孩子上学,从辽宁家乡到成都有3000多公里,而我们身上只带了很少的现金和几张银行卡。到学校报到后,🌳交学费的时候,用的是学校发给孩子的农行卡;和孩子一起在学校食堂吃饭时用的是校园卡;在成都的王府井、人民商场给孩子买生活用品,花费9000多元,用的是中行的贷记卡;而我和妻子在成都住宿,到九寨沟游玩,也是刷卡消费,过足了刷卡的瘾。之后给孩子汇生活费,也不用去邮局了,而是通过银行直接把钱汇到孩子的银行卡账户上。
从票证到银行卡,由凭票消费到刷卡消费,我从自己身上,看到了60年来中国老百姓生活由贫༒穷走向富裕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