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节约型校园
文章出处://wmjiuwei.com 作者:安徽理工大学 人气: 发表时间:2009年11月13日
[文章内容简介]: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
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作为高校这个特定的环境,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师生人数急剧增加,而办学经费又相对紧张,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实现科学、合理、安全的管理和使用水电,如何保证高校教学、科研、生活的正常供应和运行、且又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投入和支出,则是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一项艰巨任务。我校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做一简要汇报。
一、引入社会化,破解生活区水、电、气管理难题
1、生活区供水、供电社会化
我校生活区的供水供电管网由于年代长久,管路线路老化损坏严重,不仅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线路损耗大,而且供电质量差,安全系数小,收费难度大,学校每年要内亏水电费近百万元。2000年5月起学校投资近500万元,先后对三校区职工住宅区的供水、供电系统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改造后交市供电局和市自来水公司管理(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抄表与收费)。改造后的供水、供电质量明显提高,供电安全有了保证,并彻底解决了跑、冒、滴、漏及水电费内亏问题,每年还为学校减少水电费支出近百万元,群众对此也非常满意。
2、生活区供气社会化
2000年以前,市煤气公司是按总表计量直接与学校结算,教职工使用的煤气费由学校收取。因跑、冒、滴、漏,学校每年要补贴20万元以上,且供汽质量、维修还不能保证,群众意见很大。2000年,学校将生活区的供气等移交给市煤气公司管理,实现了煤气管理社会化,每年还为学校减少支出20多万元。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我们认为: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关键是要抓住高耗能、高污染和一些陈旧老化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引进一批新型节能型设备设施替代。对此,我们的做法是:
1、投资120多万元,将三个校区的浴池、开水房及校本部、西校区的学生食堂的供热系统进行了全面更新改造。
由于历史欠帐较多,截止到2008年底我校三校区使用的6台燃煤锅炉均是80年代初投入使用的,不仅耗能高、污染大、设备设施严重老化且残缺不全,同时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我们每天都要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因为锅炉一坏就会影响到学生食堂、澡堂和开水房的供气。今年三月经学校同意,淘汰6台燃煤锅炉,引进先进的空气源热泵技术。此设备为新型节能型,无噪音、无污染产品,技术成熟,节能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维护简单。概括起来大致以下四大好处:一是彻底淘汰了我校三校区的高耗能,高污染的燃煤锅炉,还节约能源60%以上(每年可节约用煤款100万元);二是废除了长期超期服役、各种设备设施严重老化的旧锅炉,使设备和人身安全有了可靠保证;三是操作和维护简单,还减少工作人员50%以上;四是大大改善了大学生的洗浴条件和吃饭、喝水的保障能力。
2、2001年3月起,学校先后投资了300余万元,一是对三校区的教学区地下自来水上水管网进行了彻底改造,从而大大减少了跑、冒、滴、漏现象,每年至少可减少水费五十万元。二是对教学区各办公室、实验室全面进行了装表计量,并做到了按量收费。
3、2008年下半年,学校投入了近百万元,将三校区的学生宿舍、学生澡堂及开水房全部安装了一卡通收费系统,从而杜绝了以往长流水长明灯和无节制使用水电的浪费现象。此外,我们还在全校学生宿舍自来水龙头上安装了自制的减压装置,在澡堂的淋浴头上安装了节水阀,既节约了用水,又解决了用水高峰时高层无水的问题,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
4、2009年暑假学校为学生食堂投入了50多万元购置了新型节能型电磁蒸汽发生器和电蒸饭柜,并更换了部分价格昂贵的柴油炉灶,节能效果也非常明显。
5、2008年9月,集团投入10多万元启动了对全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等楼高校节能灯具的更换工作。经测试,现使用的高校节能灯较普通照明灯可节能30%以上,一年多即可收回成本。
6、在学生公寓使用了大批学生勤工助学(打扫卫生),并聘请了一批学生干部为楼长助理,现在整个校管学生公寓基本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即使学生受到了锻炼,又为集团减少了几十万的经费支出。
三、创新方法,强化责任
在水电管理方面,我们根据2008年各单位水电用量,结合2009年实际情况,集团统一下达了2009年水电指标,并与各单位层层签订用水用电责任书。即集团与各中心签订用水用电责任书,各中心与各个楼的工作人员签订用水用电责任书,使职责进一步分解到人,责任明确到人,指标和任务落实到人,年终奖惩到人。
四、建章立制,强化落实
制度建设是做好节能工作的重要保证,建立健全决策和监督机制是学校各项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几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节约型校园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工作制度,如《安徽理工大学关于加强水电管理的通知》、《安徽理工大学水电费收取管理规定》、《安徽理工大学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修订)的通知》等,做到了各项工作有章可依。二是各二级单位为进一步强化节能工作任务的落实,都按照学校要求分别建立了一套长效机制。如:后勤集团、图书馆、能源与安全学院等单位都专门下文做出规定:年终他们都将根据各部门的水电指标任务完成情况,一是要与各部门及每个人的年终考核、评先、评优严格挂勾;二是将节约部分的20%拿出作为奖励。其中的10%奖励给具体工作人员,另外的10%按各部门的整体任务完成情况奖励给所在部门的管理人员。这些制度和办法的实施都非常有效地促进了节能任务的完成。
五、加强巡查,强化监督和约束
除各单位将任务责任到人并加强巡查外,水电管理服务中心也安排专人每天对全校用水用电情况进行巡视检查,每月对各楼的水电用量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跑、冒、滴、漏问题和各类安全隐患。另外集团的质量监控中心和能源办也经常不断地组织相关人员对各个单位的水电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并将检查的情况及时的以《质量通报》的形式,上报分管校长及集团各位领导,下发至集团的各个单位,并将检查记录作为年终对各个单位及每个人考核的重要依据。
六、强化宣传,增强节能意识
在节能减排方面,集团采取了多种形式,开展了节能宣传教育活动。一是经常在三校区布展横幅、展板、标识;在一些主要楼宇的卫生间的水龙头以及走廊的开关等显著位置粘贴统一制作的节水、节电宣传标牌,以加强对教职员工节约意识的直观宣教警示。二是起草并在网上发布《致全校师生员工的一封信: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努力为构建和谐节约型校园做贡献》。三是在校园网和集团网站上及时宣传节能动态和节能方面的做法与经验,为广大干部职工学习交流提供平台。集团想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和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到位,一是来营造良好的节能氛围,让节能减排这一基本国策能尽快成为学校每个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二是想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的到位,争取能使今年的水、电、煤费用支出在去年已经节约58万元的基础上,再节约能源费用60万元。
七、点滴入手,精细管理
学校的节能降耗注重方方面面,实施精细管理,全面启动节能行动。一是对所有的高层电梯均设置了五楼以下不停和分单双号停靠,以节约能源。二是缩短会务服务预先开启空调和照明系统等的时间,散会后,立即关闭会议室空调和照明等能耗设备,以节约能源。三是狠抓学校及各部门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推进网上阅读,目前不少单位都在逐步推开。四是改造了三校区住宅区路灯定时开启为声控控制,既方便了职工,也减少了电能的浪费。五是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在光照度较好的晴天,学校规定上午9:00时一律关闭教室、图书馆等处的照明灯。六是加强油锅炉、油灶和车辆的油耗管理。
八、十年来的节能成效
通过以上措施实施十年来,学校建筑面积成倍增加,在校学生也增加了3.14倍,而年用水量却由2000年的210.4万吨,减少到2008年的120.38万吨,下降了42.78%;电的年用量由2000年的642万度,增至2008年的888.31万度,增加了38.36%;水电费的净支出由2000年的420、37万元,减少到2008年的416万元,下降了1.04%;今年的各项节能措施到位以后,预计今年比去年至少还要节约经费60万元。截止到2008年底我校的生均年消耗水电费为174元。
总结近几年来我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经验,我们感到:搞好节约型校园建设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它不但能给国家节约能源,而且也降低了学校办学费用的支出,同时还使广大青年学生树立节约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意义重大。
注:另见下页图表
本文关键词:校园一卡通,节约型校园
上一篇:刷卡浇地 一年节水700万元[ 11-11 ]
下一篇:长沙将大幅提高水价 生活用水每吨拟涨0.89元[ 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