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成效明显
文章出处://wmjiuwei.com 作者:中国江苏网 人气: 发表时间:2007年03月01日
自2006年3月省教育厅、水利厅联合开展“节水型高校”创建活动以来,各高校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加大投入,创新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对已验收15所高校的统计,人均用水量由2002年的 235升/人/日,下降到2006年的 182升/人/日,累计节水16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15所高校一年的用水总量之和),节约水费支出450💮0多万元。
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各参与高校均成立了以校领导为组长的节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创建计划,明确了工作时间表。此外,各高校还建立健全了节水管理机构,落实了专兼职节水🎉管理人员,明确了节水岗位责任制。不少高校还成立了专门的节水(节能)办公室,归口管理学校的节水(节能)工作。
为提高创建成效,各高校均制定或者修订了水电管理办法、学生用水管理办法等多项节水管理制度。扬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在学生宿舍安装三级水表,按宿舍考评核算用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定期对用水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中国矿业大学、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把水电费指标分摊到学生宿舍和校内各部门,定期考核,奖惩兑现,以经济手段促进节约用水工作。
在创建活动中,各高校重视加强对建设节水型社会和创建节水型高校活动的宣传,努力营造节水光荣的校园氛围。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每年的3月定为“节水宣传月”,在校园网开设节水专题,征询师生节水方案和节水建议,并开展了创建节水型高校征文、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辩论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徐州师范大学把节约用水纳入学生行为规ꩵ范,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的指标,从制度上规范了学生的用水行为。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在学生中聘请学生节水检查员,发动学生参与节水工作。同时,各高校在校园的显著位置和各用水设施旁张贴节水宣传标语,提醒师生员工时刻注意节约用水,为学生走上社会后养成节水风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创建活动中,各高校大力推广科技节水,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技术资源,积极推广运用节水新技术和节水型设备、器具,坚决停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铸铁螺旋升降式水龙头、进水口低于水面的卫生洁具水箱配件、上导向直落式便器水箱配件和冲洗水量大于 9升 的便器等器具。所有参与创建活动高校使用的水龙头均采用延时自闭、红外感应式和陶瓷阀芯快开式节水型龙头。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还在水龙头上安装了自制的“限流垫”。各高校的便器系统普遍推广使用红外感应、延时冲水装置以及 6升 以下的便器系统。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发挥自身科技优势,自己研制并成功生产了远红外人体感应式节水器,安装在高位水箱后,平均每天节水15吨以上。70%以上高校的集中浴室推广使用了卡式智能淋浴系统,使用后人均一次洗浴用水由400升降为 50升 ,节水率达88%以上。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在新校区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将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于冲厕、绿化和景观用水。南京大学、盐城工学院等高校,将上层洗涤用水经过简单净化后用于下层冲厕,大大减少了清洁水用量。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的游泳池和空调用水实现了循环使用。各高校的绿化用水普遍使用河水和雨水,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扬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在校内开挖了人工河(湖),建立了雨水收集系统,并在绿化用水中推广使用了喷灌系统。同时,各高校切实加强用水巡查,定期开展管网测漏和水平衡测试,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先后对校内用水管ꦐ网进行了改造,建立了供水管网和计量网络电子地图,为科技节水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