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积极推广节水新技术
文章出处://wmjiuwei.com 作者:经济日报 人气: 发表时间:2007年05月08日
[文章内容简介]:
3月22日下午5点,山东高唐县鱼丘湖办事处麻庄村农民李占虎踱出家门,去村东头灌溉他那2亩春地。
去年以来,高唐降水量仅有300多毫米,今春旱情还在不断持续。面对这样的旱情,李占虎却没有像往年那样焦虑。
“咱有‘有时雨',再旱也不怕。”所谓“有时雨”,就是用智能排灌控制系统浇地。记者随他来到一座米黄色机井房前,李占虎打开房门,从口袋拿出一张射频卡,插在井房内一个一尺见方的智能排灌控制器中,随手合上电机的闸门,控制器的指示灯随之亮了起来,卡中存储的金额和使用的电量也明晰地出现在显示屏上。
“今年虽然旱情还在,但绝不会像过去那样为抗旱犯难了。现在PVC管道直接铺到了田头,插入这储值的射频卡,合上电闸,水就直接进了地。我那2亩地,也就是2个小时就能浇完,2个小时后再来断电就行了。”李占虎告诉记者,“以前用的是离心泵,吸程也就是12米。现在好了,政府帮助俺们建起了井房,安上了20多米深的轴流泵和插卡浇地的智能排灌控制器,现在又给铺设了PVC节水管道,省人省时还省水。县水利部门测算过,每浇一亩地能省40多方水呢。”
高唐县委书记孙兰雨介绍,高唐县地处山东西部,十年九旱,境内惟一的大型客水资源黄河又经常断流,本地可利用的水利灌溉资源十分贫乏。遇到旱情只能依靠地下水源,旱情严重时地下水位降低,农田灌溉困难。这几年,高唐县坚持节水抗旱并重,开源节流并举的原则,实施节水灌溉工程,积极推广节水新技术。县电力部门与水利部门合作,投资近1000万元,免费为部分乡镇的20多个村的群众安装了智能排灌控制系统。同时,一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也同步实施,以机井房为中心铺设地下PVC管道,每40米设一个出水口,一眼井可灌溉周围80多亩土地。截至目前,高唐已铺设管道50多万米,灌溉面积近20万亩。
“管道灌溉这种新技术不但节约土地,而且还防止水资源自然渗漏和蒸发,能节水25%以上。”记者在山东省水利部门了解到的情况,进一步印证了孙兰雨的话。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1/6的山东省,缺水已经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近年来,山东提出“主动防旱,科学抗旱”,其中重要的一条措施就是推广各种节水新技术。目前,在全省25个国家级、11个省级节水增产重点县和200多处省节水灌溉示范区及灌区改造中,共推广节水面积1209万亩,年均节水7亿立方米以上,年增效益11.2亿元以上。
本文关键词:山东:积极推广节水新技术
上一篇:全国学校节水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启动[ 04-29 ]
下一篇:天津:如何终结"缺水之痛"[ 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