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大学生为何有意识少行动
文章出处://wmjiuwei.com 作者:中国青年报 人气: 发表时间:2009年01月19日
教室里4排日光灯全亮着,能容纳100人的大教室却只坐了7个人;全部的自习学生集中在两三个大教室就能坐下,却零散地分布在整个教学楼的几十间教室里,因而每间教室都亮着灯。
当下正值暑假。
这是记者7月16日晚上8时在北京某名牌大学主教学楼看到的一幕。
💜 “节约用电,坚持以够用、节约为原则,充分利用自然光,白天尽量不要开灯。”这是2005年7月24日全国学联制定并发出的《全国大中学生共建节约型社会日常行为公约》中明确提出的号召之一。
如此算来,该公约至今已发出近两年了。
节能,大学生在行动
同济大学团委日前进行的一次节能调𓆉查显示,当问到“如果见到无人的教室亮着灯;阳光灿烂的日子,房间也亮着灯等,你是如何做的?”有近四成的人表示,看见浪费现象就会主动去制止,有一半同学表示偶尔会制止浪费现象,只有近一成同学面对各种浪费无动于衷。这表明,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节能意识。
湖南湘潭大学学生小杜的一次小小经历印证了这个结论。
有一次,他在水房洗衣服,因为临时要接个电话,忘了关水龙头就出去了,“等我回来,水龙头已经不知道被谁关上了。”不只是小杜,他周围的同学也大多有过类似经历,越来越多的同学已经注意到随🌃手关水、关电这样的小事。
近两年,大学校园中各种“绿色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同学们节能意识的提高,与这些社团开展的节能活动也是分不开的。这些社团在校团委的指导下,通过新鲜有创意的方式进行环保宣传,利用学科优势发明环保节能的新装置、新产品,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北京林业大学的꧒环保社团“山诺会”为了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在学校人流最密集的地方用收集的一次性筷子摆成墓碑的形状,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现在,全校所有的食堂都看不到一次性筷子了。”“山诺会”副会长张子超说,为了方便外出时随身携带筷子,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量,他们还制作了几百个筷子袋。同学们也很支持这个行动,活动第一天就发放了110多个筷子袋。
清华大🎃学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主题教育活动中,发动全校200多个团支部,征集了1048条节约“金点子”。哈尔滨工业大学以节电为突破口,要求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办公室和实验室等公共场所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计算机、仪器设备在不使用时要及时关闭电源🍰。南京师范大学的团员青年组成“节能之星”小分队到居民小区宣传节能知识,自费印发材料并购买节能灯。
不光在高校,中学校园的节能活动也同样精彩,许多中学团委积极响应公约,把节♔能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上海市延安中学等全国多所中学向师生们发出“绿色校园环保节能”的倡议书;湖北秭归一中高三学生谭灵焱利用业余时间发明的节能发电机,还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