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水价上涨浴池关闭 百姓洗澡遭遇难题
文章出处://wmjiuwei.com 作者:人民网 人气: 发表时间:2008年10月09日
![]() |
作为缺水型城市,8月1日,北京调整水价,洗浴行业用水由原来每吨11.2元上涨到61.5元,这个价格是宾馆饭店和餐饮业水价的10倍,比洗车业每吨41.5元的价格还要高出许多。按照北京市发改委有关人士的说法,将洗浴行业的水价调高,是为了限制高耗水行业的发展。
然而水价调高了,一些大众浴室却不得不撤销女部只接待男性顾客,或是干脆关门停业。这个结果的出现,不仅让市民难以接受,恐怕也是有关部门始料未及的。
商家:我们不能亏本经营
8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前门廊房头条的浴池老店“清香浴池”。据附近居民介绍,8月6日上午,该浴池贴出“因无力承担水费,暂行关闭女部”的告示;该浴池店员告诉记者,如果情况没有好转,该店男部也会因无力承担上涨的水费而关闭。其实,除了“清香浴池”,还有不少大众浴室也都面临停业或转行的境地。
采访中,北京“金色假日”洗浴中心的经营者陈先生帮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洗浴中心用水是10元/吨,平均每个人洗澡的成本是4元钱,票价20元;现在洗浴用水要60元/吨,成本就成了24元/人。这样一来每卖1张票,洗浴中心就亏损4元钱。所以一般的大众浴池就不可能赔本经营了;再者女客洗澡用水量通常是男客的好几倍,于是部分浴室就先关闭了女部。”
实际上,对于高档洗浴中心来说,即使将水价调得再高一些,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因为高档洗浴中心的主要功能早已向保健、健身和商务会谈等转变,洗浴用水只占其经营成本的一小部分而已。但对于那些收费不高的大众浴室,面对调高的水价只能关门歇业,这就使得众多老浴客面临无处洗澡的尴尬境地。
百姓:让我们上哪洗澡
据《北京市2003年外来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公报》显示,在全北京市400多万外来人口中,住自购和自建房屋的仅占4.4%,租住楼房的也仅占9.8%,这说明大部分外来人口都是住在不能洗澡的地方。再加上北京还有相当多的居民住在平房,家中没有洗澡设备。街上的大众浴室一旦关门,他们今后的洗澡问题将成为极大的难题。
前门地区居民袁金生先生告诉记者:“我们这片儿的居民住的都是老式平房,家里地方也不宽敞,洗澡全靠附近几个公共浴池了。这要是都关张了,可叫我们怎么办呀?这大热的天,哪能不洗澡呀!”
的确,大众浴室可以因“限制发展”而关门,群众却不能因“限制发展”而永远都不洗澡。对于这个问题,前门鲜鱼口地区居委会主任孙美芝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担忧:“大众浴室一家家歇业之后,很可能会冒出大量的“黑浴室”,而居民“当街冲凉”的不文明现象,恐怕也会越来越多。”
洗澡、节水:矛盾如何调节
一些大众浴室关闭了女部,实际上是在对政府调整现行的水价政策进行观望。8月3日上午,针对公共浴池无力经营的情况,北京市商务局会同市水务局、市发改委共同发文,宣布将在北京城八区扶持建立50多家平均价格在10元以下的便民浴室,这些浴室的用水将享受每吨3.7元的居民用水价。
这一政策的出台,多少缓解了一些居民洗澡难的困境,而那些不在扶持中的公共浴室,就难逃关张的命运了。
然而,问题的关键还不在此。节约用水,“节约”才是关键。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水价上涨后,一些花钱到浴室洗澡的浴客不仅没有节水,反而比以前更加浪费。在虎坊桥“清华池”门口,记者遇到洗完澡出来的杨师傅,他告诉记者,自水价上涨后,人们来这里洗浴的时间普遍比以前长了。杨师傅说:“有些人舍不得在家里洗,出来就要好好洗一次。还有的人是家门口浴池关了,大老远的跑一趟,怎么也得洗上半天。”这样一来,虽然洗浴用水价格上去了,浴池的用水量却根本没有降下来。
看来,水价这个杠杆虽然起到了控制洗浴业发展的作用,却没能达到节水的目的。因此解决用水问题还应通过宣传教育,在节水设备上多下工夫。据报道,现在北京许多大学的浴池都已采用水卡计费,即把水卡放在接收器上,喷头出水,计费开始,用多少水交多少钱。此法实行后,很多女生洗个澡也就两三块钱。北京师范大学实行用水计量卡后细水长流的现象不见了。一个季度下来,该校节水1.6万吨。
节约用水,贵在节约。安装节水喷头、插卡计费等装置,既能降低洗浴成本,又能达到节水目的。那么,街头的大众浴池为什么不学习一下来自大学的做法呢?
(配文图片由董颖摄)
《市场报》 (2004年08月17日 第十七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