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典型示范 推进高校节水
文章出处://wmjiuwei.com 作者:水利部 人气: 发表时间:2008年12月19日
西安市是高等院校相对集中的城市。现有各类高校近百所,在校学生63万人,用水量占市区生活用水量的18%。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西安市将高校节水作为一个重要抓手,通过试点先行,示范推广,深入推进了西安市高校节水工作。
一是实现用水计量,变革传统用水方式。西安市针对很多大专院校用水方式落后,学校洗浴、开水无计量,用水量大,浪费严重的状况,以西北工业大学为高校节水试点,引入IC卡智能控水系统,对洗浴和开水实行计量收费。安装智能卡系统前,西北工业大学浴室每年使用的地热水与自来水的混合水约为15万吨、人均洗浴时间为30分钟。安装智能卡系统后,每年使用的混合水约为7万吨、人均洗浴时间不到15分钟,每年节约用水8万多吨、节约资金约为30多万元。安装智能型打开水系统,实行插卡打开水后,开水房水量由过去的日用水60多吨减少到30吨左右,全年节水1.095万吨,节约水费3万余元。随着用水量的减少,燃料成本也随之降低,每壶开水7分钱的费用,也在学生的承受范围之内,实现了节水与节能的双赢。学校还将学生使用的智能卡做成“一卡通”系统,吃饭、购物、洗浴、打开水使用同一张卡就能完成,方便了学生使用。
二是推广雨污水资源化,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西安思源学院距市中心较远,建校初期,没有给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学院面临着严重的缺水问题。解决用水难和排水难的问题,成为学院建校时首先要考虑的一件大事。2001年开始,学校投入600多万元,修建了一座日处理能力为2500立方米的生活污水处理站以及配套的中水回用设施,并与雨水收集设施联为一体。目前,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中水水质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并全部进行一次再利用,70%用于冲洗厕所、28%用于浇灌绿地、2%用于景观等,节约水费支出42%。目前,学院已将雨水收集系统与中水回用系统连接,混合后加以综合利用,学院的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及绿化地全部使用雨水和中水,年节水90多万立方米,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是大力推广典型经验,全面提高高校节水水平。西安市政府以西安思源职业学院和西北工业大学为典型,大力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在示范带动下,各院校积极安装智能控水系统,建设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工程,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目前,西安市三分之一以上高校安装了智能控水系统,新建校区有10多家建设了污水处理回用系统,每年节约水资源约1800万立方米。各高校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传播节水理念,提高节水意识,培养科学文明的用水习惯。
四是制定规划,确保高校节水的科学长远发展。2005年,西安市制定了《西安市高校节约用水规划》,在全面分析高校节水潜力的基础上,建立了节水指标体系,提出了2005-2015年的规划目标和对策措施。要求学校全面实行用水计量,一律取消包费制;加强学校计划用水管理,建立“节奖超罚”的节水激励机制;对学校供水管网测漏,形成定期测漏和日常巡查制度;利用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和人才力量雄厚的优势,深入开展节水器具、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雨水利用等相关科学研究,不断加强节水技术和成果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节水管理的科技水平;培训学校节水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使高🧸校节水建立在更加科学和可靠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