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节水型高校 培育良好节水风尚
文章出处://wmjiuwei.com 作者:水利部 人气: 发表时间:2008年12月19日
[文章内容简介]:推广科技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各高校高度重视节水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技术资源,普及节水设施,提供用水效率。多所高校在大浴室、学生宿舍的淋浴间和茶水房推广使用IC卡智能用水系统,不仅改变了学生浪费水的不良习惯,而且提高了浴室的使用效率,节水率达88%以上。
自2006年起,江苏省水利厅、教育厅联合在全省120所高校中开展节水型高校创建活动,计划到2010年,使全省90%以上的高校建成节水型高校,在大学生中形成良好的节水意识。经过2年的努力,已取得明显成效,通过考评验收的36所高校年节水18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一座日产5万吨水厂一年的供水量。
健全用水管理制度,建立节水激励机制。各高校普遍成立了以校领导为组长的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工作计划,落实了专兼职节水管理人员,明确了节水岗位责任制,制定用水管理制度,按学期进行考核,节奖超罚,以经济手段促进节约用水。据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统计,考核前的2004年,每名在校生日用水量170升。考核后的2006年,每名在校生用水量下降到93升,下降率达45%。
推广科技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各高校高度重视节水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技术资源,普及节水设施,提供用水效率。一是推行用水智能化管理。多所高校在大浴室、学生宿舍的淋浴间和茶水房推广使用IC卡智能用水系统,不仅改变了学生浪费水的不良习惯,而且提高了浴室的使用效率,节水率达88%以上。其中江南大学还建成校园供水计量管理系统,对水表的计量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可及时发现管网和用水异常等问题。二是积极推进中水回用。中国矿业大学等多所院校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对校内生活污水集中回收并进行系统净化处理,排放的中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并由回收利用系统将中水回用到校园绿化、景观河道补水及卫生用水,大大减少了新鲜水用量。三是推广雨水利用技术。河海大学在江宁新校区建设中充分考虑节水的理念,投资建设雨水汇集与利用系统,收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景观湖水补充、消防储备和道路冲洗等,每年可节约用水10万立方米。其他一些院校也分别建成了不同形式的雨水回收利用设施。目前,全省70%以上高校的绿化用水使用雨水和河水,不少高校还建立了校园绿化喷灌系统。四是普及节水型用水器具。各高校普遍采用延时自闭、红外感应式和陶瓷阀芯快开式节水型龙头,全面淘汰了国家明令淘汰的铸铁螺旋升降式水龙头。南京大学等高校还在楼房低层水压较高的水龙头上安装了自制的“限流垫”。各高校的便器系统普遍推广使用红外感应、延时自闭冲洗阀以及6升以下的便器系统。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发挥自身科技优势,自己研制并成功生产了远红外人体感应式节水器,安装在高位水箱后,每只水箱平均每天节水5吨以上。同时,各高校切实加强用水巡查,定期开展管网测漏、水平衡测试和用水统计分析,及时掌握用水现状,发现问题,制定节水措施。
寓教于宣传,培育良好节水风尚。各高校通过开展创建节水型高校征文、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辩论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建设节水型社会和创建节水型高校活动的宣传,努力营造节水光荣的校园氛围。徐州师范大学把节约用水纳入学生行为规范,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的指标,从制度上规范了学生的用水行为。同时,各高校在校园的显著位置和各用水设施旁张贴节水宣传标语,提醒师生员工时刻注意节约用水,日久天长,潜移默化为习惯。
通过开展创建节水型高校活动🅺,除了达到节约资源ܫ、节省学校经费支出的目的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校期间养成了良好的节约习惯,选择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用水理念,这是学生走上社会后终生受益并对周围环境产生积极影响的多效之举。
本文关键词:学校节水
上一篇:西安市典型示范 推进高校节水[ 12-19 ]
下一篇:学生凭IC卡洗澡 一次洗澡热水量节约2/3[ 12-24 ]